向上向新向前奇瑞集团创四项历史新高
2023年,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堪称最“卷”的一年,面对国内外汽车行业极度竞争的挑战,奇瑞集团坚持“品牌向上走,市场向外走,技术向未来走,产业向全价值链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一路高歌猛进,经营业绩创造四项历史新高。
2023年,奇瑞集团年营收突破3151亿元,同比增长50.6%,实现一年增长1000亿的“大跨越”;汽车年销量1881316辆,同比增长52.6%;集团年出口汽车937148辆,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在J.D. Power发布的“2023中国新车质量报告”中,奇瑞位居自主品牌第一。至此,奇瑞集团全球汽车用户累计超过1300万,其中海外用户335万。
奇瑞集团2023年实现销量“十二连涨”
多技术路线全面布局
置身汽车产业变革之中,奇瑞业绩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品牌战略和“新能源+燃油”的全布局态势。目前,集团旗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乘用车品牌齐头并进,通过聚焦不同赛道实现品类全覆盖。
面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新赛道,奇瑞全面发力,在深耕传统燃油车赛道的基础上,加快布局新能源、智能网联、共享出行、平台与生态等新赛道。目前,奇瑞乘用车业务已形成混动、增程、纯电、氢能等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与电池、电机、电控形成“四纵三横”的研发核心布局。
技术,永远是车企立足市场的基石。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稍微“躺平”就可能掉队甚至被“优化”,2022年9月,奇瑞发布了“瑶光2025”科技战略,该战略涵盖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大卓智驾、银河生态等五大核心领域。奇瑞以五大核心领域为基础,实现19+3大核心技术升级,构建面向新时代用户需求的技术价值创新链。
鲲鹏超能混动C-DM
自主研发的世界级混动技术——鲲鹏超能混动C-DM自去年亮相以来,一直备受业界关注。作为凝聚了奇瑞18年混动技术的积累,全域高性能、持续高节能、控制高智能、电池高安全。它的发布也将带领奇瑞全面迈入电混“黄金时代”。截至2023年底,奇瑞累计申报专利29000多件,获得授权专利18000多件。当然,技术奇瑞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成就,在未来依然会寻求新的突破。
在2023奇瑞科技DAY上,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在技术创新上,我们不仅要重视产品开发技术,更要重视管理技术,要坚持流程创新优先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在产品创新上,做少做精产品线,争取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生态创新上,要加快走向全价值链,打造经济新生态。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2023奇瑞科技DAY上发表讲话
快速迭代升级全系产品
消费者需要什么车,奇瑞就造什么车。
以奇瑞品牌为例,目前已形成了瑞虎序列、艾瑞泽序列、探索序列、风云序列四大产品序列,打造出燃油+新能源双线产品矩阵,2024年,奇瑞品牌将推出8款升级迭代燃油车型,5款全新混动车型,覆盖各细分市场。在庞大的产品攻势里,奇瑞风云序列是关键一环,2023年11月9日,奇瑞风云序列正式发布,风云A9、风云T11两款概念车型也迎来全球首秀。12月28日,风云T9正式下线,官方指出,风云T9将重塑SUV市场豪华新标准。2024年1月3日,风云序列首款量产车型风云A8正式上市。随着新产品陆续推出,奇瑞品牌将不断为用户构建出更完善更丰富的产品矩阵体系。
风云A8
2024年奇瑞将深化“技术奇瑞、国际奇瑞、用户奇瑞”三大标签,积极打造用户热爱的品牌。通过全新的战略布局,意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2年内奇瑞还将推出24款新能源混动3.0和15款E0X高端电动新品,进一步加速奇瑞在燃油、混动、纯电的全面布局,开启全面新能源、全球智能化的新时代。
探索营销新模式
除传统的营销模式外,近年来,奇瑞也积极探索线下线上营销新模式。一方面,针对数字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消费群体,奇瑞一直在向年轻化、智能化及网联化方向转型。在新产品设计方面,更加年轻时尚,同时大量应用最新的前沿智能互联科技,通过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基于对新消费群体、新营销形态的洞察,奇瑞在行业内创新性的进行了各类跨界的合作模式探索。
相比单打独斗的局限性和影响力,跨界合作能带来1+1gt;2的效果,这是跨界成为近年来众多品牌热衷的表达方式之一的主要原因。从“进淄赶烤”、榕江“村超挑战赛”,到香港明星队友谊赛,再到护送“小皖豆”开启哈尔滨冰雪之旅。从携手品牌代言人杨紫,推出“齐聚微光,点亮2023”暖心短片及挑战赛,到借势《三体》电视剧热播,瑞虎8 PRO以三体科技探索座驾实现出圈营销等,均使得奇瑞的影响力直线飙升。
奇瑞一路向北“小皖豆”勇闯哈尔滨
近些年,奇瑞积极转变营销理念,以新媒体、数字营销、跨界联合等营销方式,逐步“走进”当下年轻用户。正如尹同跃在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闭幕式全体会议上演讲所说,奇瑞还要继续坚持“理工男”的精神,把技术做好,把汽车做好,把客户服务好,多听从内心的声音,更主要是要听取用户的声音。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