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中国新车经济 > 资讯 > 正文

中越东黑冠长臂猿联合保护行动计划和联合巡护队伍工作方案签署共护全球极度濒

时间:2025-03-02 16:42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7500    

中越东黑冠长臂猿联合保护行动计划和联合巡护队伍工作方案签署 跨境合作共护全球极度濒危物种

日前,一场跨越国界的生态保护行动在中越两国边境线上举行——中国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越南重庆县东黑冠长臂猿及栖息地保护区,在中越777号界碑前共同签署《中越东黑冠长臂猿联合保护行动计划》《中越东黑冠长臂猿联合巡护队伍工作方案》,标志着全球极度濒危物种东黑冠长臂猿的保护迈入跨境合作新阶段。

据悉,东黑冠长臂猿作为全球仅存70余只的极危物种,其栖息地横跨中越边境的喀斯特季雨林。自2011年中越首次开展跨境保护合作以来,双方通过建立交流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共享,联合开展巡护执法、栖息地保护与修复、联合同步大调查等举措,经过十几年卓有成效的跨境联合保护,中越两个保护区长臂猿生境持续向好,种群数量发生奇迹变化,实现了从发现之初不足40只到如今种群数量连年稳定增长。

此次签署的两份文件,其中《中越东黑冠长臂猿联合巡护队伍工作方案》首次明确了双方巡护人员的组成,首次系统性构建了“联合组建—联合巡护—联合执法”为一体的联合保护框架;《中越东黑冠长臂猿联合保护行动计划》则要求在2025—2030年的5年时间里,双方进一步细化合作内容,涵盖栖息地恢复、科研监测、联合巡护、宣传教育、社区替代生计等方面,旨在推进中越跨境联合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加强东黑冠长臂猿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环境保护,实现跨境联合保护目标。

中国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中越双方保护区成功签署的两份重要文件,对维护东黑冠长臂猿生境的完整性和持续深化双方合作至关重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
九牧AI马桶与家用机器人千亿产业生态应用启动!

3月1日,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龙头带动·翼展鸿图”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盛大举行。作为行业及区域龙头企业,九牧AI马桶与家用机器人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启动暨科技卫浴AI与机器人千亿产业生...

发表于:2025-03-02 13:36

Commvault亚洲区副总裁MichelBorst: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意

“数据恢复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企业应对技术问题或其他因素导致的各种未知的情况。在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在数据保护和数据恢复方面需要采用整体的方法。我们通过CommvaultCl...

发表于:2025-03-02 09:24

2025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EMOHannover9月举行两百余中国企业参

2025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EMOHannover)9月举行,26日记者从展会主办方在上海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参展群体,目前已有255家中国企业参展,其中包括...

发表于:2025-03-02 03:38

从26.9万到120.2万!这个专项基金传递温暖力量

2月28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漕河泾街道定向基金捐赠仪式在漕溪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泾心守护共筑美好”为主题,致力于通过慈善基金的捐赠和运作,进一步推动社区慈善事业的发展,帮...

发表于:2025-03-01 23:45

“剪”出精彩、打开新“视”界,社区居民“玩转”短视频

近日,在宝山区吴淞街道,一些以退休中老年人为主的居民开启了自己的“打卡”模式,他们跟着辅导老师聚焦“剪映”APP,尝试电子相册和短视频的制作。 在吴淞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一间教室里...

发表于:2025-03-01 19:11

鲜花争“鲜”绽放带暖美丽经济“赏花+”扮“靓”经济新增长点

:随着天气转暖,鲜花争“鲜”绽放。鲜花市场上,不少鲜切花提前上“新”,“水果鲜花”缤纷亮相,品类繁多的鲜花市场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也带暖了中国经济。 走进北京的这家超市...

发表于:2025-03-01 13:08

星凯控股01166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2622.6万港元,同比收窄

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2622.6万港元,同比收窄55.4%) 智通财经APP讯,星凯控股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业绩,营业额2.997亿港元,同比下降47.2...

发表于:2025-02-27 23:39

2025年,香港科创发展“路线图”出炉!

2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香港2025至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其中涉及一系列旨在推动香港创新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些措施涵盖港投公司的战略布局、产业导向应用的规...

发表于:2025-02-27 03:13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17- 中国新车经济 备案号:苏ICP备2022018343号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