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中国新车经济 > 资讯 > 正文

我国投资潜力依然巨大

时间:2025-07-18 10:45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2065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保持投资和消费的平衡,有潜力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从来都不是割裂的,二者是在经济循环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支撑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仍然较多,新领域新赛道还有很大投资空间。

随着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阶段性放缓再次受到关注。从总量看,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同比增长5.3%。穿透数据可见显著分化: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5%、8.6%,分别比全部投资高出4.7个、5.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持续承压,同比下降11.2%。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就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手段。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破局成势的关键阶段,投资领域的变化值得深入观察。投资增速放缓背后,是投资结构和质量正在经历重要调整,显示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揭示了未来投资的重点领域。

过去,在短缺经济环境下,投资主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推动生产规模快速扩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天的投资更需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当前,房地产和传统基建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而新动能投资正加快形成。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占比升至25.2%,新能源、高技术领域成为投资重点,反映出资金正从低效领域向高效领域转移。扣除物价因素后的投资实际增速为5.3%,表明实物工作量依然充足。

受到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影响,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投资空间的收缩。恰恰相反,我国投资潜力依然巨大,支撑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仍然较多。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还有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正在加快市民化进程,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民生领域还有许多薄弱环节,这些短板弱项都需要通过有效投资加以补足,城市更新、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升级空间也很大。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投资动力比较充足,近年来,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投资,未来我国在新领域新赛道投资还有很大空间。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不再重要。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保持投资和消费的平衡,有潜力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从来都不是割裂的,二者是在经济循环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消费需求牵引着投资方向,有效投资又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例如,两新政策通过连接供需两端,将发展潜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在政策加力扩围的带动下,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二季度,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3%,而一季度为下降0.8%。不少企业看好两新政策效应,在设备制造、消费品生产等领域增加了投资,有助于更好满足未来需求。

推动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处理好供与需、新与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关键。引导资金更多投向供需共同受益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向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的领域,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把培育新动能与升级传统动能更好结合起来,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着力提高投资效益。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统筹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不断增强投资活力。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保持投资和消费的平衡,有潜力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从来都不是割裂的,二者是在经济循环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支撑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仍然较多,新领域新赛道还有很大投资空间。

随着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阶段性放缓再次受到关注。从总量看,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同比增长5.3%。穿透数据可见显著分化: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5%、8.6%,分别比全部投资高出4.7个、5.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持续承压,同比下降11.2%。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就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手段。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破局成势的关键阶段,投资领域的变化值得深入观察。投资增速放缓背后,是投资结构和质量正在经历重要调整,显示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揭示了未来投资的重点领域。

过去,在短缺经济环境下,投资主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推动生产规模快速扩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天的投资更需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当前,房地产和传统基建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而新动能投资正加快形成。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占比升至25.2%,新能源、高技术领域成为投资重点,反映出资金正从低效领域向高效领域转移。扣除物价因素后的投资实际增速为5.3%,表明实物工作量依然充足。

受到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影响,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投资空间的收缩。恰恰相反,我国投资潜力依然巨大,支撑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仍然较多。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还有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正在加快市民化进程,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民生领域还有许多薄弱环节,这些短板弱项都需要通过有效投资加以补足,城市更新、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升级空间也很大。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投资动力比较充足,近年来,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投资,未来我国在新领域新赛道投资还有很大空间。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不再重要。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保持投资和消费的平衡,有潜力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从来都不是割裂的,二者是在经济循环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消费需求牵引着投资方向,有效投资又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例如,两新政策通过连接供需两端,将发展潜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在政策加力扩围的带动下,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二季度,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3%,而一季度为下降0.8%。不少企业看好两新政策效应,在设备制造、消费品生产等领域增加了投资,有助于更好满足未来需求。

推动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处理好供与需、新与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关键。引导资金更多投向供需共同受益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向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的领域,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把培育新动能与升级传统动能更好结合起来,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着力提高投资效益。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统筹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不断增强投资活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
科普|葡萄胎已非“致命威胁”

妊娠是女性生命中的重要阶段,而葡萄胎作为一种异常妊娠,虽发病率较低,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恶变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本文将从定义、类型、症状、治疗及随访等方面全面解...

发表于:2025-07-18 07:31

重磅!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

为进一步引导合理消费,财政部、税务总局7月17日发布《关于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的公告》,将超豪华小汽车征收门槛从“每辆零售价格130万元”下调为“每辆零售价格90万元”,自2...

发表于:2025-07-17 22:00

价值10亿美元!中企斩获海外大单!

单笔最大阿联酋企业10亿美元采购中国“空中出租车” 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中国企业时的科技16日在上海签署采购协议,订单金额10亿美元,用于采购350架E20eVTOL。...

发表于:2025-07-17 04:03

京东外卖投入20亿元为15万全职骑手升级福利:五险一金、防寒暑补贴、15

京东黑板报消息,截至二季度末,京东外卖全职骑手规模已突破15万人。随着夏季配送高峰到来,为回馈骑手伙伴的辛勤付出,京东外卖投入20亿元为全职骑手升级福利,除五险一金长期保障外,寒暑...

发表于:2025-07-16 15:23

火星人300894.SZ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资公司为上海火星人厨具销售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显示,火星人新增一起对外投资事件,被投资公司为上海火星人厨具销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楠,投资占比为100%。该公司从事零售业,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

发表于:2025-07-16 09:02

坚朗五金上半年国内销售减员600人,营收同比下滑14%

乐居财经李兰7月15日,坚朗五金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白宝鲲、董事会秘书殷建忠及财务总监邹志敏就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海外业务布局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据披...

发表于:2025-07-15 16:34

中国国际授权业峰会在沪举行,解码IP行业发展路径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7月15日报道:近期,Labubu的爆火让大家的目光聚焦到IP授权产业。7月15日,2025中国国际授权业峰会在上海举行,以“全球化·数字化”为主题,为行业发展提供...

发表于:2025-07-15 14:37

重庆市西区医院启动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将为更多乙肝患者带来临床治愈希望

日前,重庆市西区医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启动会召开,标志着重庆市西区医院在乙肝临床诊疗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将为更多乙肝患者带来临床治愈希望。 重庆市西区医院副院长杨珩指出,乙肝曾是困...

发表于:2025-07-15 12:42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17- 中国新车经济 备案号:苏ICP备2022018343号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