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中国新车经济 > 车市 > 正文

汽车后市场企业“突围”:发力新能源、去县城

时间:2023-06-08 08:46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6358    

在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另一个显著的演变阶段,即服务化转型。

汽车后服务市场,困于新变化?

近期业内有一些声音传达了消极的情绪,即汽车后市场企业的日子似乎已经没那么好过——线上与线下互搏激烈、新能源车压缩燃油车市场空间,后市场前景渺茫。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指向是汽车行业正从燃油车转向到电动车。电动车无需机油类保养项目,新能源车企还通过建设直营网点渠道打造自产自销的模式,挤压了第三方维修保养平台的生存空间。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明确支撑行业发展的两条底层逻辑:

一是汽车后服务市场的发展,依托于乘用车市场的空间。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21年底首超3亿,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到了2022年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5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3.18亿辆,燃油车占据了大部分。

而现在,燃油车正式进入了售后收获期。一方面,随着车龄“7年+”的时代来临,大批“过保”车辆涌入后市场,第三方养车类平台取代4S店成为车主的首选。另一方面,燃油车二手车市场流通增加。Fastdate极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二手车平台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额超1.1万亿元,同比增长27.3%,已经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万亿市场。而二手车正是上述汽车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们的目标客户,它的活跃直接促成维保需求的明显增长。

二是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逼近临界点,这时必然需要引入第三方平台提供服务。

新能源车全面进入市场不到三年,正处于早期品牌方回收数据和自建口碑阶段。类比早期苹果产品,随着时间推移也开放授权第三方门店进行维修监测。这意味着,未来新能源车市场有望成为汽车后市场的第二增长曲线。中信证券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售后市场产值规模就将突破千亿大关。

实际上,在新能源成为趋势之前,汽车后市场中就已经不乏纵横捭阖多年的选手。比如2011年成立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途虎养车,根据招股书显示,其已经坐拥远超同赛道其他选手的4600多家门店;天猫养车、京东养车也相继在今年加大投入,致力于在年内使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与此同时,玲珑养车、小拇指养车等新玩家也紧随其后密集布局。

这种态势下,汽车后服务市场新一轮竞逐的号角实际已经吹响,下半程的新赛点即将来临。

面对变革,去往何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新能源的风潮卷起,新能源售后业务也成为汽车后市场企业必经的突围路径之一。

表面上看,新能源的三电系统取代了燃油车的三大件,新能源车型就不必大修大换,而各大车企相继推出的“整车终生质保”和“三大件终生质保”等销售政策,一定程度上又成功将车主与4S店“强性”捆绑;再加上机械式的零部件保养上也大有精简,传统的汽车后市场企业发端于燃油车市场一路做起来的生意,在新能源赛道里似乎注定了被挤压。

但新能源车的售后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的现实,提前暴露了行业的一些发展痛点。比如各企业售后服务分别独立的规范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配套的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维修网点少;新能源汽车配件贵、维修工时贵,造车新势力无法长期独立覆盖所有的相关成本;新能源车维修人才本就短缺,技术与配件又一直在升级,需要提供更专业的后市场服务等。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需求旺盛与售后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日渐严重,此时主机厂商又正在经历强势洗牌的时期,拉长时间看,未来大量主机厂商可能会消失,由此产生的维修需求也需要有人承接。

如此说来,基于对后市场企业发展痛点的思考,一部分可以集中于对维修和供应链等能力的新考验,另一部分也可以引申为完成自身转型的大好机会。

作为养车类平台“老大哥”的途虎养车,也将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作为后续经营发展的主要发力方向之一。据了解,途虎养车已率先规划新能源布局,落地多项新能源售后服务,比如加速融入主机厂体系,与零跑、极狐汽车等多家达成战略合作,在越来越多工场店实现“油电兼修”;长期与亿纬锂能和蜂巢等多家动力电池供应商达成了稳定合作关系,上线动力电池检测和专修等业务;构建充电桩售后全流程服务体系,与特来电等头部充电桩运营商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充电桩维保解决方案。

途虎总裁胡晓东曾表示,新能源汽车维保需求需要一个足够体量的售后体系来支持。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这种背景下能与新能源车企协同联动、共建新能源汽车售后生态圈的后市场企业将具备更大的发展可能性。

往西部去、往县城去

汽车消费下沉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标志,也是汽车后市场企业突围的抓手。

就燃油车和电车4S店的整体布局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级市,中东部地区4S店在地级市的覆盖率不高,西部的部分城市、县城甚至都没有4S店。这些当地还无法承接的汽车后市场服务需求,显然就是相关企业的机会。

以新能源车为例,目前看来整个行业走的是在一线、二线城市普及,在三线、四线城市发展的路线,还未能在一些小城市形成规模。更进一步看,目前传统主机厂的新能源业务掌握在4S体系当中,造车新势力在一二线城市的授权基本结束,这意味着机会来到了三到五线城市这里。不久前,小鹏汽车宣布将通过加盟商的方式建立4S店便是相关企业试图抓住下沉市场的明显佐证。

此外,还有一个事实不可忽略——即便是新能源车全面崛起,中国市场依然有巨大的燃油车保有量业务,全国各地的燃油车体量售后服务至少还有十年不会结束。而燃油车存量市场的变化,随着二手车的流通也会发生变化。

从地域流转看,二手车流通呈现从东部到西部,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到县城的趋势。从这个角度出发,当地的汽车后服务市场业务将被延伸,需求也将有所增长。

“我们开业第一个月就实现了盈利。”重庆市奉节县途虎养车工场店余海涛介绍到,整个县城汽修店有300多家,他的门店是当地第一家以线上+线下模式运营的汽修店。目前,门店月毛利能稳定在13万,开业第六个月的毛利甚至接近20万。“我们这个县城的需求仍以燃油车为主,二手车偏多。在一个县城,能做到这样的水平,我是很满意的。”

余海涛这家工场店的案例仅是我国县城汽车后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据途虎养车相关负责人介绍,汽车后市场服务里县城还属于蓝海市场,目前途虎养车已经覆盖了近40%的县市。从数据来看,2022年途虎养车下沉门店利润已经比一二线城市门店高出一倍有余。可见,汽修类企业在西部、县城等下沉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能动性是存量时代的最大增量之一,传统思维和落后观念在变革的时代绝不可取,将这条原则引入汽车后市场企业的顶层决断,赛道内的领跑者此时更应关注的是产业本身规律以及时代背景的变化。

而当行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内,无论是汽修类企业还是平台类企业,总有机会在这条蕴含万亿机会赛道里找到“新大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
油车危!特斯拉Model3价格或低至18万元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对电池供应链的快速调整意味着特斯拉Model3全部车型都有资格获得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再加上其他税收优惠可能使特斯拉Mod...

发表于:2023-06-08 08:42

将于6月18日上市吉利星瑞1.5T命名为扶摇版

日前,网易汽车从相关渠道获悉,吉利星瑞1.5T扶摇版将于6月18日正式上市,新车此前已经开启预售,预售价格11.28万。新车外观采用全新的“采青”车色,侧面依旧采用溜背式设计风格。...

发表于:2023-06-07 10:32

吉利第4代帝豪2023冠军款上市售价区间6.99-8.89万元

与此同时,吉利汽车也推出五大进阶购车福利,包括:1.购车可享8000元现金红包;2.(进阶金融礼)24期0息,贴息高至4000元;3.(进阶焕新礼)增换购至高可享4000元补贴;4...

发表于:2023-06-07 09:08

即将停产2024款雪佛兰科迈罗珍藏版发布

近日,车质网从相关渠道获悉,2024款雪佛兰科迈罗珍藏版正式发布,珍藏版车型将在北美的雪佛兰科迈罗LT/RS、LT1、SS和ZL1车型中提供。据悉,雪佛兰科迈罗车系将于2024年停...

发表于:2023-06-07 08:52

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双CP”下线,奇瑞又聚“技术之光”

“干不成,就跳长江!”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奇瑞汽车自主研发发动机的技术人员们喊出的口号,如此可见“奇瑞人”的一股子坚毅劲儿。这种坚毅其实也渗透在了所有曾参与自主研发工作的汽车工作...

发表于:2023-06-06 09:19

捷途汽车多款新车上市售价11.99万元起

日前,车质网从捷途官方获悉,旗下捷途X90PLUS、捷途X70M以及捷途大圣,各新增一款车型。作为新增车型,新车仅在配置方面进行调整,其中捷途X90PLUS5座版售价11.99万元...

发表于:2023-06-06 09:10

华为已申请GPT相关商标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华为将发布一款直接对标ChatGPT的多模态千亿级大模型产品,名为“盘古Chat”。 据企查查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19日申请注册了两枚“HUAWE...

发表于:2023-06-06 08:55

商务部:加快建设统一汽车大市场,更大力度吸引外资

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司长周强介绍,在加快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商务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市场建...

发表于:2023-06-06 08:52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17- 中国新车经济 备案号:苏ICP备2022018343号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