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新先事:“爱心家人”让困境儿童展笑颜
家住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镇宗家庄村的成成今年9岁,是一名脑瘫患儿,父亲在企业打工,母亲在家照顾孩子,一家三口居住在镇区的公租房。2023年5月,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按照安排,永昌县河西堡镇镇长闫庆俊与成成结成帮扶对子。
确定结对关系的当天,闫庆俊仔细翻阅了有关资料,初步掌握了成成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次日,他便带着礼物登门认亲。尽管事前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当看到成成家的实际情况时,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情沉重。家庭环境简陋,初次见面的成成只顾着抠手指头,不愿意跟人交流,显得十分内向。成成的父母则是愁容满面,与人交流也存在轻微的障碍。
经过和成成父母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交谈,闫庆俊了解到,成成因出生时缺氧导致脑瘫,虽然生理年龄已经9岁,但他的智力水平只有4岁,说话、行走、跑跳等同龄孩子轻易就能完成的行为和动作,对他来说却十分费力。成成的父母也带他看过几次医生,每次吃完药也就不了了之了,没有进行过系统治疗。
离开成成家后,同样作为一名父亲的闫庆俊心里五味杂陈,也在思考该如何帮助这一家人摆脱现状,他认为当务之急便是给孩子看病。他想到河西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省中医院、省康复医院有联系,便借此多方打听咨询,虚心向专家请教,得知12岁之前是脑瘫患儿的最佳治疗时间,9岁的成成还来得及。他感到时间紧急,便快速行动,联系到省中医院、省康复医院对成成进行医疗帮扶。
在闫庆俊的鼓励支持下,成成随父母到省康复医院接受了综合评估,省康复医院为他制定了科学精准的康复治疗方案。为了方便成成就医,由河西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康复治疗方案对成成进行系统治疗,包括中医康复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心理干预治疗等,并全部免除了8000多元的康复训练及诊疗费用。
其间,闫庆俊还通过多方协调,邀请省中医院专家定期对成成进行脑针治疗,每两个月开展一次综合发展评价。经过半年多的精心治疗,成成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孩子刚开始连话都说不清楚,一个字一个字往出蹦,他的心思全靠老师猜,走路也不稳当,更别说学习了。”河西堡第三小学校长刘志兵说,“孩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了变化,见了人会问好,还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班主任张世发说:“孩子记忆力较之前有了很大进步,课堂表现很积极,主动举手说话,还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黑板上画画、数数、识图,一些简单的计算已经能够独自完成,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
河西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师王春媛说:“孩子一开始抗拒治疗,不说话,身体也很瘦弱。现在变化非常明显,个子长高了,爱说话了,有时候还会讲他在学校的事情。”
对一名脑瘫患儿而言,成成能取得这样的进步是很艰难的,也是喜人的。如今,不管问起成成的父母、老师,或是医生、社区工作人员,大家都会由衷地感叹,“这个孩子能有今天这样的变化,真的离不开闫庆俊的关心和帮助”。但对闫庆俊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他说“我们看到了一些希望,但路还很长,心里还是替娃娃感到着急”。近期,他打算带着成成到兰州做进一步的检查,争取在最佳治疗年龄内,让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闫庆俊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对成成总是怀着一种“时时放心不下”的心情,总是惦念着、关心着,平时一有空就去家里看看。“结对关爱对于老百姓来说,真的是一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德政工程。”闫庆俊说。作为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党员干部,他深知身边还有许多困难群众需要这样的关怀和帮助,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有爱心、有情怀、有奉献精神,站在“爱心家人”的角度,用心用情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去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切实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